近年来,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,各地纷纷采取措施,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。湖南省绥宁县作为竹编技艺的发源地之一,近日传来喜讯:该县竹编技艺成功入选职业教育必修课,并与企业共建非遗传承基地,为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绥宁县地处湖南省西部,是著名的“竹乡”。这里的竹编技艺源远流长,历史悠久,早在唐代就有竹编工艺的记载。经过多年的发展,绥宁县的竹编技艺形成了独特的风格,产品远销国内外。然而,随着时代的发展,传统竹编技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。
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绥宁县积极推动竹编技艺走进职业教育。据了解,该县已将竹编技艺纳入职业教育必修课,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,了解和掌握这一传统技艺。此举旨在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技艺水平的竹编人才,为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。
与此同时,绥宁县还与企业共建非遗传承基地,为竹编技艺的传承提供平台。该基地集生产、研发、培训、展示、销售于一体,为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。企业负责人表示,通过共建非遗传承基地,企业不仅能够获得优质的竹编产品,还能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,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。
非遗传承基地的建设,吸引了众多竹编技艺爱好者前来学习交流。在这里,学员们不仅能够学习到传统的竹编技艺,还能了解到竹编技艺的发展历程和技艺特点。基地负责人表示,通过基地的培训,学员们不仅掌握了竹编技艺,还增强了文化自信,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贡献力量。
此外,绥宁县还通过举办竹编技艺比赛、展览等活动,提高竹编技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近年来,该县成功举办了多届竹编技艺比赛,吸引了众多选手参赛。比赛不仅展示了选手们的技艺水平,还推动了竹编技艺的创新发展。
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,绥宁县还积极探索竹编技艺的创新发展。通过与企业的合作,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现代审美和实用价值的竹编产品,如竹编家具、竹编工艺品等。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,还为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总之,绥宁县竹编技艺入选职业教育必修课,校企共建非遗传承基地,为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绥宁县将继续加大保护和传承力度,让这一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生机,为文化振兴贡献力量。